2012年11月20日,第18屆國際開放建筑大會在京成功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國際開放建筑大會是國際建筑與建設研究創新理事會(CIB)w104執行組歷年來的傳統會議,此次為首次在中國舉行。
本次會議由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建筑與建設研究創新理事會、香港大學、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建筑技藝》作為協辦媒體。大會包括主題演講、論文發言、中國北京北控開放建筑國際競賽作品展等多個環節。
大會由國家住宅工程中心總建筑師劉燕輝教授主持。大會的主題是“城市化進程中的長效建筑”,共設7個分論壇,議題分別為:圍繞高舒適度、低能耗的住宅和建筑;動態發展社會中的長效建筑;適應發展的長效醫療建筑;快速城市化進程下的城市肌理;災后應急建筑——長效建筑的基礎;填充體產業——長效建筑的關鍵;社會保障性住宅的變革。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建筑系主任Dietmar Eberle教授、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建筑學院Roger-Bruno Richard教授、美國鮑爾州立大學建筑學院Stephen Kendall教授、中國臺灣謝英俊建筑師、臺立成功大學建筑學系王明蘅教授、香港大學博士生導師賈倍思、香港歐華爾顧問郝琳、南京大學建筑系鮑家聲教授、開放建筑主持建筑人李虎、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建筑實驗室(AAL)主持人穆威等國內外建筑師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本次大會交流的論文是從全球提交的100余份論文中選出60余篇,所有入選論文已結集成書,由香港大學出版。
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的開放建筑國際會議,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希望借此把“強調建筑長效性的開放建筑”設計及建造理念引入中國,引導我國將產業化、工業化的設計及建造技術與工程建設相結合,提升住宅對城市功能、居住功能不斷變化的適應性。
中國北京北控開放建筑國際競賽是第18屆國際開放建筑大會的重要內容。大賽共收到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團隊的作品。11月19日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進行了競賽終評。19日還進行了CIB學生論壇,來自代爾夫特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香港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的建筑相關專業師生針對住宅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展開了交流。